有机集市的中国现实
发布时间:2013-04-27 来源:综合报道 作者:Mich 责任编辑:52Mocha
小品牌的正效应是建立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这个沟通平台之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的人际链条,脆弱却又牢固。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下称“农夫市集”),这个诞生近三年的松散组织,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在媒体和大众的高度关注与争议之中。在食品危机的年代,依然凭借独特的品牌效应,发展并孕育出几家成功的有机食品品牌。其发展之路,也折射了中国“食物链”中的是与非。
有机效应
笔者第一次去农夫市集是在2011年7月,那是他们第八次“开市”。相对于今天,那是物美价廉的黄金时代。那次恰逢有朋友在市集做志愿者,每隔一会儿便能收到她的小道消息:“刚才洪晃过来了”,“看见没,那是孙楠老婆”??后来,洪晃发了一条微博称赞这次市集,名人效应很快带来更多关注。
那的确是难得一见的情景:刚采摘下来的蔬菜瓜果充满了生命的气息,“米酒先生”一家人穿着统一的T恤,帅气的小弟四处让客人品尝免费米酒,蔬菜5元到10元一斤,水果一斤不超过8元。
时间回到2010年9月,一群关注生态农业和“三农”问题的年轻人发起市集,旨在拉近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日本人植村绘美是最初的创始人,她是个皮肤黝黑、穿着很酷的女孩。植村绘美最初把农夫市集当成一个行为艺术来做。第一次开集,她约来的是有机生产圈里的中小生产者,人数少、低调且规模小。
后来,在国外一家农业NGO机构任职的女孩常天乐加入,她为农夫市集在新浪开了个微博。让人意外的是,粉丝很快过万,这让市集迅速走出了行为艺术的小圈子。
随着圈子扩大,市集走出了熟人社区的范畴,但信任问题成了一直笼罩在农夫市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你怎么保证你的东西是有机的?”人们不停地质问农夫市集的组织者。组织者则不停地解释:小农户加入市集的门槛是经过志愿者团队考核过的,需要了解他为什么会做这个农场,怎么理解有机,具体到肥料来源是什么?防治虫害的办法是什么。
天乐告诉笔者,“在美国,如果一个农场声明自己是有机生产,别人不会问你到底是不是有机的。”可在中国,哪怕已经获得了有机认证,消费者仍会怀疑三分。更何况,市集上的有些产品,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纯正“有机”。
“你达到有机标准了吗?就算你土壤达到标准,空气和水能达到标准吗,用的是有机种子吗,如果是规模养殖的,羊吃的是有机的草吗?你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还是有机吗?”一位质疑者曾这样发问。
常天乐回应道,“很多人认为‘有机’就是标准,需要拿着技术认证去对比。而我们认为有机是个理念,不是某种单一的方法,而是可持续地做农业,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美国做考察时,常天乐遇见美国著名的食品专栏作家迈克尔·波伦,他说,在中国有机这个词已经被异化了,干嘛还用这个名字呢?
常天乐也曾经犹豫过要不要给市集改个名字,后来她想开了,与其眼睁睁看着有机跟造假、昂贵、特供等字眼关联在一起,不如就抢下这个话语权,“告诉大家真正的“有机”应该是什么。”
Array
【-----["taglibArticlead",[[]]]------】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 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 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