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比起很多知名企业家如李彦宏、王中磊、张朝阳等人,汪潮涌的名字可能没有那么为大众所知,可实际上他却是这些大佬背后的大佬。想当年,亏损时期的百度、刚起步的华谊、一无所有的搜狐⋯⋯都是在汪潮涌的资金支持下成长起来。
摘要
“我并不是为了漂流而漂流,就像少年派想要生存一样,我也在跟随着一种极大的使命感前行。”
发布时间:2013-09-16 来源:hislife_com_cn 作者: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流年
比起很多知名企业家如李彦宏、王中磊、张朝阳等人,汪潮涌的名字可能没有那么为大众所知,可实际上他却是这些大佬背后的大佬。想当年,亏损时期的百度、刚起步的华谊、一无所有的搜狐⋯⋯都是在汪潮涌的资金支持下成长起来。
“我并不是为了漂流而漂流,就像少年派想要生存一样,我也在跟随着一种极大的使命感前行。”
身处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需要领袖意见和精英观点来强化内心的独白。如果说取景器里刻画出我们的世界观,那么我们期待着在对话中发现更深入的价值观。
观点栏目,旨在分享。
就在诸多明星、富商还沉迷于拥有名车名画的时候,汪潮涌已经到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搞“行为艺术”去了。 
漂流是人生的重要主题    
    比起很多知名企业家如李彦宏、王中磊、张朝阳等人,汪潮涌的名字可能没有那么为大众所知,可实际上他却是这些大佬背后的大佬。想当年,亏损时期的百度、刚起步的华谊、一无所有的搜狐⋯⋯都是在汪潮涌的资金支持下成长起来。当我们质疑“这种勇气从何而来”时,汪潮涌得意地笑了起来:“这个过程很过瘾,就像帆船在海上一样,最初扬帆时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紧张忙碌,当帆扬起来、角度调整好之后,就可以坐在船舷上享受被海风引领着漂流的感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文中简称《少年派》)是汪潮涌最喜欢的电影,他所迷恋的是李安对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又对立关系的探讨。“我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敬畏。”儿时,生活在大山里的汪潮涌就停不下来地爬山、爬树,还学着电影里的英雄王成从悬崖上往山涧里跳,结果两次导致摔伤。“冒险精神对我而言人生的重要主题:一种是体力上的,比如极限运动;另一种则是心理上的,比如大胆的决策。”但与少年派不同的是,汪潮涌对冒险的选择更为主动。从青年时期,他就选择了自己人生第一次冒险:自己选择大学、专业,并且决定出国留学。在当时很多人求稳定求长远的时候,他却毅然选择了出国这条路,因为“想做其他人不看好的事情。”  
    实际上,很多曾经被称为“神童”的孩子在成年后往往成为专注于学术钻研的“专才”或索性就是昙花一现没了音信。而汪潮涌对于15岁就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的神童经历早已是一副“好汉不提当年勇”的心态,如今更是叱咤在各路领域,不仅用自己的专业投资扶持过诸多名企,更是在2005年组建了中国帆船之队,成为美洲杯帆船赛150年历史上第一个中国人身影。
   “我并不是为了漂流而漂流,就像少年派想要生存一样,我也在跟随着一种极大的使命感前行。”他的确很享受“中国帆船第一人”的头衔,但更让他有荣誉感的却是“中国帆船”这几个字。时至如今,他和太太、两个孩子仍然保留中国国籍,甚至都没有为孩子取过英文名字。将来他还打算为中国做更多事情:他想完成一个从商业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的转变。除了现在正在进行的项目之外,他还在家乡设立李时珍奖学金,给学校捐微型图书馆和电脑房;做李时珍健康产业,包括中药种植、健康旅游、健康医疗教育等,不仅解决了当地很多人口的就业问题,还可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说:“向社会企业家转变需要为社会做实事,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比投几个VC项目的意义更大。” 
帆船是对海洋意识的觉醒    
    汪潮涌第一次见到大海,是在美国摩根斯坦利工作的时候。“那种感觉好像身体内有某种东西被唤醒,仿佛回归到生命的最原始状态。”他非常迷恋海洋文化,跟随中国帆船队走遍五大洲七大洋,他都要到每一个国家的港口城市去了解当地的海洋文化。“比如我喜欢去英国普利茅斯的港口博物馆,这里是清教徒‘五月花号’启蒙地,也是第一艘新西兰——澳洲的航海启蒙地,海边岩石上刻满了几百年来历史上因为风暴而消失在海上的著名航海家名字;在葡萄牙里斯本则可以看到在大航海时代的很多航海家,比如哥伦布的雕像,可以想象他带着圣玛丽亚号发现新大陆那惊心动魄的情景。这些历史人文、地缘政治等文化都在不停散发着海洋魅力,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也是希望唤醒更多人的海洋意识。”    
    实际上,从父母为他取下“汪朝涌”这个名字时,就注定了他与大海的缘分。10年前,还在美国摩根斯坦利工作的汪朝涌,由于参加团队的集体活动,第一次见识了帆船出海的魅力,后来便将自己名字中间的“朝”字改为“潮”,决定做一些与大海有关的事情。    
    有人说中国之队的出现不过是汪潮涌一时冲动的结果,然而这个“一时冲动”延续已9年。时至今日,中国之队的成立已成为中国在美帆赛上的里程碑。2004年,汪潮涌在马赛的美洲杯帆船赛现场被这项顶级赛事所撼动,当时他并没有马上想筹办一个中国之队,而是希望国人同样可以享受内心海洋意识的唤醒,因此希望在青岛建立分赛站。两个月后,他就把美洲杯管理公司的主席请到青岛进行实地考察,主席对硬件设施基本认同,但是对于接待能力、高级酒店等软件服务有些不确定。同时他建议汪潮涌组建中国之队,这样对于申请分赛站也更有优势。“说干就干”,2005年,汪潮涌顶着压力,把外界的诸多疑问一一克服,“一时冲动”地组建起了队伍。“有否合格的海员组建团队?有否能力募集资金?有否能力全程跟进赛事?当时很多人说中国人要在20年之后才能达到这些要求,而我提前20年就完成了。”冒险是伴随派的老虎    
    “实际上,处在冒险当中时,我们才能找到生命中的平衡状态。”汪潮涌说,他需要一个《少年派》当中的老虎来激励自己前行,因此生命中的一半时间都在运动。在帆船运动条件不足的时候,他在城市中会选择高尔夫球、网球,或到野外登山、滑雪等项目。因为只有充分地释放体能,去挑战极限,才能真正让心灵安宁下来去清醒地做事。“就像帆船在海上,想要让它平稳前行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状态的,比如调整船舵的时候,要在‘大角度导致翻船’和‘小角度导致走不动’之间找到平衡。就像高空走平衡木的人,只要找到平衡,危险就不会存在。可以说正是某种危险才让你触摸到极限的平衡。”    
    汪潮涌不喜欢平淡没有波澜的人生,就像“温水煮青蛙”,越是舒服越会感觉到潜在的危险。比起现在的富足生活,他更欣赏曾动荡年代拼搏向上的父辈。“因为不可能重复那个年代,因此我们只能让自己的子女通过极限运动来唤醒体内的拼搏意识。”如今他的两个孩子都在他的带领下领略了帆船、滑雪、登山的魅力,在孩子很小、同学家长甚至觉得游泳很危险时,汪潮涌就鼓励他们开始单板滑雪了。“让孩子们在大风大浪中成长”是他的期望。当然,除了后天培养,先天的细胞也是绝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他的爱人李亦非则是一个同样酷爱挑战与运动的女人。曾经在年少时获得过武术比赛第一名的太太,与汪潮涌从年轻时便玩遍全世界的雪场,“我觉得两口子必须要玩得到一起,这样才能彼此鼓励对方的斗志,并且让爱情保鲜。”    
    “其实你说真正促使少年派活下来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恐惧。人一辈子都不断和自己的恐惧作斗争,参与极限运动恰恰是为了暴露自己内心的恐惧,而人的勇气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累积起来。那种恐惧感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奥林匹克精神可以风靡至今。看《少年派》的时候我就在想,说不定有一天奥林匹克的海上运动可以更丰富一点,比如扎小舟、捕鱼之类。” 
记者:风险投资这个工作本身就很刺激了,其实投资任何一个项目都具备“冒险”的成分,为何还对帆船情有独钟?
汪潮涌:除了喜欢海洋,还因为这是一项团队合作运动,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各有分工,我们需要用这个团队的集体力量去抗衡海洋的不确定性,这更有意思。比如面对海洋的不确定性,要做很多预备工作,要对海洋气候有预知能力和知识,要懂得看海图,了解气候、风向、水流等,还需要有器械操作知识,要对流体动力学有很深的了解⋯⋯但是比如高尔夫就是面对自己的挑战。当前面有水塘或沙坑,你只需要抉择分两杆打还是一杆打?当然这也是一种决策上的冒险。
记者:要有多少钱才可以参与帆船这项运动?
汪潮涌:如果对投资者来说,最奢侈的当然是拥有一支美洲杯帆船队,但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来烧;当然也可以参与一些国内赛事,如中国杯、海南环岛杯、青岛帆船周等;要是普通老百姓,有条件一些的可以买一艘中小型家用帆船,30尺的帆船也就一辆SUV的价格,50至80万;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买一个镭射级的个人帆板,7000块钱就可以起步。在青岛,每到假日或周末,你都可以看到海上密密麻麻的小帆船。
记者:帆船这项运动已经风靡欧洲,参与者都是热爱极限的挑战者吗?
汪潮涌:实际上很多青少年和女性也十分热衷于参与,帆船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在欧洲,它从传统的贵族运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高端企业家、时尚圈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如世界上几乎所有奢侈品牌都和帆船运动有合作关系,比如美洲杯赛场上有Prada、Louis Vuitton等船队赞助商或者投资方。海员们白天在海上拼搏较量,晚上就去参加各个赞助商的时尚party,开幕闭幕式。这是一场狂欢嘉年华,也是很好的品牌推广渠道。
记者:对于孩子,培养这种冒险精神会不会有点强求?
汪潮涌:我们定期带孩子参与极限运动只是生活一部分。实际上更重要的锻炼还在于人生道路上,在考学的时候,我们希望女儿树立很高的目标,但是不会限制具体的方向。比如我女儿同时考上了牛津和耶鲁,最终要去哪一个由她自己选择好了。
记者:很多人说你组建帆船队是“头脑发热”,你自己怎么看?如何这样坚持了9年?
汪潮涌:我承认,我想要做第一人,填补中国在世界航海历史上的空白,这可能是一种冲动,但并非盲目自信。因为它的社会影响力很大,能够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勇气、冒险精神,这种冒险是值得的。我肯为它承担所有恐惧与风险。